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公开专栏 » 提案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27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1276号提案的答复

夏永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持续助推我省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生态渔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一、关于破除限制大水面渔业发展政策藩篱

20178月,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向省委、省政府反馈了“网箱养殖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等环保督察意见,2018年中央第四巡视组巡查贵州,提出“2018515日前将乌江干(支)流、珠江干流、清水江干流网箱全部清理完毕”的要求。我省在规定时间内将乌江干(支)流、珠江干流、清水江干流及部分干流水库的剩余网箱养殖全部取缔完毕。20186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提出要“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空间,深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开展重点江河湖库及重点近岸海域破坏生态环境的养殖方式综合整治”;同年9月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25号),明确“在全省河流水体中全面禁止网箱养殖,实现全域‘零网箱’、大力发展生态养鱼”。2019年,省人大出台《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明确“禁止在河流等水体中网箱养殖”。

2022年,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和“大食物观”等重要指示精神,抓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有序发展大水面增殖渔业,促进生态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我厅修订出台了《贵州省大水面增殖渔业管理办法》。下一步,待省人大启动《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后,我厅将配合做好条例有关修订工作。

二、关于持续做大做强湖库大水面生态增殖渔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水面增殖渔业发展,积极鼓励发展大水面增殖渔业。2018年拆除网箱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函〔201947号),鼓励在湖库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及地方土著鱼类等。截止2021年底,全省累计投入专项资金8000万元,发展湖库生态渔业75.65万亩(含大水面增殖渔业、山塘水库、水库内循环槽养殖等),打造了万峰湖、光照湖、三板溪、洪家渡等万亩以上湖库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培育了“贵州湖库鱼”“贵水黔鱼”“黔湖”等品牌,贵水黔鱼有机花鲢“鸿运当头”亮相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深受好评。20223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贵州省大水面增殖渔业管理办法》(黔农发〔202215号),指导各地有序发展大水面增殖渔业。2024年,我厅起草了《贵州省大水面增殖渔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待省领导审定后印发。目前全省已颁发大水面增殖渔业养殖证面积35.2万亩。

三、关于稳定发展稻田生态渔业

我厅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厅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把“稻+”种养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进行部署调度,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渔业发展振兴规划(20212025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工作方案》,安排专项资金,强化项目示范,组建专家团队,邀请桂建芳院士、刘少军院士等专家来黔指导,在剑河、台江召开现场推进会,组织学习全省典型“稻+”种养模式和经验。

20192022年,累计投入资金近1亿元,支持全省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23年,我厅安排资金2500万元支持“稻+”示范基地建设,打造20个亩产万元的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20万亩市级稻渔综合种养提升示范基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88万亩、产量7.9万吨,带动农户76.8万户,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全国第6通过对省级“稻+”万元示范基地进行测产验收,“稻++鸭”模式亩产水稻533公斤、水产品151公斤、鸭10只;“稻+鱼”模式亩产水稻532公斤、水产品148公斤。

2024年,我厅继续大力推广“稻++鸭”“稻+鱼”“稻+蛙”等模式,安排资金2620万元,支持打造40个亩产万元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300万亩。目前,已拟定《贵州省稻渔综合种养单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打造一批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示范县和亩均产值万元示范基,集成创新一批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培育壮大一批经营主体,全产业链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因地制宜发展工厂化循环水设施渔业

2019年以来,全省积极拓宽渔业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范围内的灌溉型水库、滩涂、山塘,荒山坡地、闲置厂房及大棚等资源,累计发展工厂化循环水设施渔业130146.50立方水体、3477.02吨。义龙新区新建陆基生态渔业“三产”融合项目,占地218.2亩,配置陆基循环水养殖设备500套(5万立方水体)、一个工厂化育苗车间、8口鱼苗标粗池塘,预计年产量可达3000吨。2023年我厅制定了《贵州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计划到2025年全省现代设施渔业示范基地达到100个,其中,循环水示范基地40个、工厂化集约化养殖示范基地10个,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渔业发展格局。下一步,我厅将组织排查梳理全省闲置适渔资产情况,编制招商项目库,引进优强经营主体发展工厂化循环水设施渔业。

五、关于强化渔业产品精深加工

2020年以来,我厅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渔业发展振兴规划(20212025年)》《生态渔业发展年度工作方案》,推动经营主体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加强水产品加工研发,利用鲟鱼、大鲵、蛙类及地方土著鱼类等水产品发展预制菜肴、快消食品、休闲食品等方便快捷健康的水产加工品,鼓励餐饮企业创新贵州水产品烹饪方式,健全产业发展链条。目前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围绕冷水鱼、稻渔,支持企业在精深加工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冷库建设等方面提升加工能力,推出了贵水黔渔香辣鱼干、品味西江原味稻花鱼、鲟鱼鱼子酱、冷鲜鲟鱼片、鲟鱼面条等系列加工产品。今年,我厅联合省水利厅、省渔业协会拟定招商引资计划,组织研究梳理招商引资“一图三清单”,围绕产业薄弱环节谋划招商项目,在苗种、饲料、养殖生产及加工等方面,将与国联水产、通威股份等企业进行对接。分管厅领导带队赴广东开展招商对接,拜访碧桂园总部,研究推进台江县鲟鱼产业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争取早日完工投产。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4615

(主动公开)

(联系人:杨绪海;联系电话:0851-85866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