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公开专栏 » 提案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05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黔农提复字2025144       签发人:张集智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1050号提案的答复

孟平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科技支撑,助力我省酒用高梁种源安全的提案》收悉按照2025年提案办理要求,交由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农科院会办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应用推广优良新品种,解决我省酒用高粱品种单一问题的答复

高粱作为我省特色优势杂粮,主要在仁怀,习水、金沙等省内20多个县(市)推广种植,种植面积位居第四,是全国高粱主产区之一。目前,全省推广红缨子、红珍珠、台糯9号、茅梁糯2号等15个高粱品种,红缨子因粒小、色红、耐蒸煮,单产达541.7公斤,支链淀粉超90%,种子纯度达99.9%等优势,成为酱香型白酒不可替代的酿造原料茅台集团指定缨子作为酱香型酒专用高粱原料,由茅台集团下属红缨子公司具体生产推广,商品高粱由茅台集团统一收购,红缨子单一品种推广面积占全省高粱种植的80%以上。2024年红缨子获推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杂粮类),红缨子高粱品种支撑全省千亿级酱香白酒产业发展,入选全国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典型开发案例。近年来,为加大高粱新品种推广应用,我们在遵义开展高粱新品种展示,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50万元开展48个品种展示,筛选出5个新优品种在全省推广。

下步,我们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满足酱香型白酒高粱原料需求,做好高粱新优品种筛选推广,继续在遵义市开展高粱新品种展示示范,同时,适时举办高粱新品种现场观摩展示评价,引导农户现场看禾,看禾选种。

二、关于加快建设酒用高粱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品种、技术及装备研发的答复

随着酱酒产业快速发展,全省吸引了省内外科研单位、企业加入酒用高粱科技创新体系研究,已形成品种、技术、装备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品种选育上,省农科院选育了红梁丰1号等7个高粱新品种,茅台集团柔性引进了中国农科院李桂英等3位高层次人才,整合集团人才建立了22名博士高粱育种专家人才库,牵头开展国家酿酒高粱攻关;遵义市农科院与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开展酱香型酒用高粱育种体系建设。近两年已选育出黔高12号、茅糯2301、茅糯230213个高粱新品种,高粱育种技术已从传统的系统选育拓展到杂交选育、生物育种,构建了保障有力、多元参与、协同攻关的品种选育体系。农技服务上,组织开展高粱关键技术培训指导服务,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仁怀市250万元、汇川区340万元实施有机高粱单产提升,在项目县建设5个千亩方和20个百亩田,辐射带动5万亩以上,项目县平均单产较上年提升10%。省级年均投入500万元用于高粱有机栽培、高效育苗移栽等绿色栽培技术,提高核心技术到位率,提高作物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总产量。同时结合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组织全省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高粱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确保有机酒用高粱品质及产量。全程机械化上,围绕耕、种、收生产环节,先后在仁怀、石阡等地组织开展高粱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推广,推进高粱种子丸粒化处理技术应用,完成高粱播种机、高粱联合收割机引进改进等工作。2024年,在仁怀市建立示范基地1个,完成机械化作业示范570亩,辐射面积5800亩,示范区高粱机收损失率降至4.1%,节本增效36.38万元。

下步,我们将聚焦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持指导省内科研单位继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酒用高粱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高粱优异资源精准鉴定,挖掘优异基因,提升品种创新能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强化农用无人植保机推广应用,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水、肥、农药的高效利用。通过引进吸收、消化改进等形式,熟化定型一批适宜我省使用的中小型高粱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同时加大高粱种子丸粒化处理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示范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播种质量,助推高粱亩产提升。

三、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保障贵州酱香白酒原料稳定安全供给的答复

为全面提升高粱综合生产能力,优化高粱生产基地条件,编制贵州省酒用高粱生产基地建设规范,目前已编制完成《酒用高粱生产基地建设规范》,正在送审。茅台集团作为全省最大高粱原料使用企业,已逐步完善了种子选育、田间生产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有机绿色认证通过“五个一工程”,有效提升有机酒用高粱供应质量,确保过程可溯可控,筑牢源头质量根基。截至2024,红缨子高粱系列品种已经在全国10多个省(区、市)累计推广种植3000万亩以上,创造农业总产值70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850万人次增收100亿元以上。

下步,我们将继续支持相关企业、机构继续加强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开展高粱种质资源攻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标准引领,建设酒用高粱和酱香白酒产业标准体系,促进产业创新技术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建立名酒企业专属品种繁育基地,构建差异化原料优势,保障高粱原料质量稳定,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原料保障。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5613

     (主动公开

     (联系人:赵英联系电话:08518586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