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党建引领强产业 “揭榜挂帅”增服务
6月13日,贵州黄牛产业集团黔西市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结合自身产业链养殖端实际,与黔西市农业农村局第三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引领强产业 揭榜挂帅增服务”主题党日活动,深入该市大关镇关心养牛场调研、新仁乡化屋联村党委肉牛养殖场开展技术服务。
黔西市养牛历史悠久,是全省10个肉牛产业重点县(市)之一。近年来,黔西市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采取“政府主导、金融支持、保险保障、科技支撑”等有效措施,构建以贵州黄牛产业集团黔西 SPV 公司为龙头引领、以广大合作社和养殖农户共同参与、金融和保险部门支持的“贵州黄牛产业集团黔西SPV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1+n+n”肉牛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人工冻配改良、人工种草、疫病防控等技术推广应用,肉牛养殖量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肉牛产业步入了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的快车道。
2021年,黔西市肉牛存栏14.2万头,其中能繁母牛6.8万头;出栏5.52万头。新增适度规模家庭牧场50个,推广和巩固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使用贵州黄牛冻精输配能繁母牛1.02万头,贵州黄牛产业集团黔西SPV公司2021年实现控牛源3.2343万头。
“目前,公司自营规模牛场9个,联营牛场6个,存栏牛只1.63万头。按照‘小规模、大群体’肉牛发展思路,采取‘1+n+n’发展模式,与326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4877户签订肉牛养殖合作协议,已控牛源达4.1万头。线上销售网店和线下生鲜体验店也在筹备建设中,不久黔西群众将会品尝到当地养殖的优质牛肉。”贵州黄牛产业集团黔西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吉安介绍。
2021年以来,贵州黄牛产业集团黔西市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育品牌、十年磨一剑”的总思路,以“让全国人民吃上最好的牛肉”为愿景,立足黔西市肉牛产业发展,按照“扩规模、降成本、链农户、找模式”思路,“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要求,开展优质肉牛外调、扩繁育肥、品牌建设,建立健全黔西市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生态体系,奋力推动黔西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黔西市肉牛产业由我市农业农村局下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等单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揭榜挂帅,采取技术培训、座谈会、实践操作等措施,在我市大关镇、观音洞镇等贵州黄牛产业黔西市有限责任公司的7个牛场开展‘牛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推广’‘肉牛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等技术服务。”黔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庞金兰介绍说,计划到2023年10月,黔西市实现育肥牛较2021年全群日增重提高至1.25kg,出栏育肥牛头均增收1100元;联农带农2000户以上,平均每户增收7200元以上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