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服务 » 预测预警

贵州省2023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根据近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结合病虫源基数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全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100万亩次左右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偏重态势,蔬菜、茶叶、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范围广,局部危害程度重。

一、发生趋势

(一)水稻病虫害

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左右,主要病虫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秆潜蝇和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

1.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50万亩次。其中,白背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次主害代为第三代、第四代,危害盛期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褐飞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呈插花性危害,危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9月上旬

2.稻纵卷叶螟: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次,省的南部、东南部以三代为主害代,危害盛期在6月中下旬;中部、北部以四代为主害代,危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

3.螟虫:中等发生,二化螟为主发生面积150万亩次,害盛期在分蘖至拔节期和孕穗抽穗期。

4.稻秆潜蝇: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第一代危害秧苗,害盛期在5月中下旬,第二代危害稻穗,害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

5.稻水象甲: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省中部地区发生重,东部地区扩散风险高,主要危害5月中旬至6旬。

6.稻瘟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左右,优质稻及感病品种种植区偏重发生的风险较高,其中:叶瘟发生面积150万亩,发病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穗瘟发生面积50万亩,发病盛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

7.纹枯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发病盛期在水稻孕穗以后,以省的东北部低海拔稻区的高肥田发病重。

8.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左右发病盛期在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

9.其他病虫:主要有水稻病毒病、胡麻叶斑病、恶苗病、稻蝗、稻苞虫、稻象甲、蓟马、赤斑黑沫蝉、粘虫、负泥虫等,发生面积100万亩

(二)玉米病虫害

预计中等发生,主要有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大(小)斑病纹枯病、锈病等,发生面积1100万亩次左右。

1.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面积约50万亩,早栽玉米重于中晚栽玉米,鲜食玉米重于籽粒玉米,高粱、薏苡、生姜、花生、牧草等存在受害风险。

2.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中晚栽玉米重于早玉米,主害代为第一代,危害盛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

3.粘虫:中等发生,局部受害较重,发生面积100万亩,以第二代为主害代,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主要为害玉米,局部地区在水稻、高粱、牧草上将造成危害。

4.地下害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面积100万亩,危害盛期6月旬。

5.小斑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面积200万亩,两者混合发生,前期以小斑病为主,后期以大斑病为主,危害盛期在7月至8月上旬。

6.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以紧凑型玉米在遵义、铜仁等地受害重,危害盛期在7月至8月上旬。

7.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危害盛期在7月。

8.其他病虫:主要有蚜虫、桃蛀螟、大螟、丝黑穗病、灰斑病等,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三)小麦病虫害

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左右,主要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

1.条锈病:中等发生,西部麦区发生重于其他麦区,发生面积60万亩,发病盛期为3-4月。

2.白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左右,流行盛期在抽穗至灌浆乳熟期。

3.蚜虫:中等发生,西南部麦区发生较重,发生面积60万亩,危害盛期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

4.其他病虫:主要有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等,发生面积20万亩次。

油菜病虫害

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次左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和蚜虫。

1.菌核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发病盛期在油菜终花期以后。

2.霜霉病:中等发生,局部较重,发生面积150万亩,发病盛期在油菜盛花期至结荚期。

3.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甘蓝型油菜受害重于其它油菜,危害盛期在结荚至成熟期。

4.其他病虫:主要有根肿病、白锈病、小菜蛾、甲虫类、黄跳甲、地下害虫等,发生面积100万亩次。

(五)大豆病虫害

预计中等发生,主要有病毒病、锈病、根腐病、食心虫、蚜虫、卷叶螟、豆荚螟、蝽蟓等,预计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

1.病毒病、锈病、根腐病等。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

2.食心虫、蚜虫、卷叶螟、豆荚螟、蝽蟓等。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

(六)马铃薯病虫害

预计中等至偏重发生,病害重于虫害,发生面积900万亩次左右

1.晚疫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0万亩。前期以春收马铃薯发病较重,主要发生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等地,后期主要以秋收马铃薯发病重,主要在毕节、六盘水、安顺、贵阳遵义等地发生流行。部分品种流行速度快,受害严重,如费乌瑞它、宣薯2号、威芋5号等较为感病,条件适宜大面积流行的风险较高

2.早疫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

3.病毒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

4.其他病虫害:青枯病、环腐病、蚜虫、叶螨、块茎蛾、小地老虎、蛴螬、叶甲、斜纹夜蛾、黄蚂蚁等,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蔬菜病虫害

预计中等发生,辣椒疫病、斜纹夜蛾等部分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1200万亩次左右其中,疫病150万亩次灰霉病100万亩次霜霉病150万亩次软腐病50万亩次、病毒病50万亩次,蚜虫150万亩次、菜青虫120万亩次、小菜蛾80万亩次、地下害虫50万亩次,青枯病、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青虫、豆荚螟、潜叶蝇类等其他病虫300万亩次

茶树病虫害

预计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00万亩次左右其中,茶饼病70万亩炭疽病70万亩小绿叶蝉200万亩、茶棍蓟马100万亩,茶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毛虫、茶园赤星病、白星病等其他病虫160万亩次

(九)果树病虫害

预计果树主要病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0万亩次左右。其中,柑桔病虫害发生200万亩次,主要有螨类、蚧类、实蝇类、粉虱类、潜叶蛾、炭疽病、煤烟病等;其它果树病虫害发生400万亩次,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锈病、溃疡病、炭疽病、果蝇类、实蝇类、螨类、蚧类等。

(十)鼠害、农田草害

1.农区鼠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00万亩,其中,春季发生面积400万亩,秋季发生面积300万亩。

2.农区草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旱地重于水田。

二、预测依据

(一)品种布局

1、夏收作物品种布局:小麦品种以川麦、绵阳等系列为主,由于推广时间较长,多数品种不抗白粉病和条锈病。油菜品种以油研系列、黔油系列及部分常规品种为主,甘蓝型油菜占有相当大比例,有利蚜虫的发生,以及田间小气候条件比较适宜霜霉病和菌核病等的发生。

2、秋收作物品种布局:我省主栽的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的比例不高,主栽品种仍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型为主,生长量大、田间郁闭,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玉米品种多数对大小斑病、锈病等抗性较,若气候条件适宜,病害发生危害将加重。我省主栽的马铃薯品种大多数高感晚疫病,且由于多年连茬种植,病菌群体的变异导致抗性减弱。今年我省承担国家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第二年,而我省复杂的地形地貌造成多样的田间小气候,导致病虫发生种类增加,部分病虫局部区域发生较重

(二)病虫害因素

据调查,草地贪夜蛾冬季可在我省南部的罗甸等地繁殖,水稻螟虫、稻水象甲、玉米螟存在一定越冬面积,条锈病病原菌在我省西部高海拔小麦种植区域能够越夏,马铃薯晚疫病、稻瘟病常年发生较重,病菌丰富,对病虫发生有利。水稻穗期、马铃薯开花期如遇阴雨连绵天气,稻瘟病、晚疫病将会迅速蔓延流行。

(三)气候因素

据气候中心预报,2022-2023年冬季气温接近常年,降水偏少,季节内阶段性特征明显,气温呈现前暖后冷,降水前少后多趋势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不有利于螟虫等病虫越冬2023年春季气温偏高,大部地区降水偏少56月雨水较为集中,接近常年,有利水稻两迁害虫、粘虫、草地贪夜蛾的迁入危害及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