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邦洞街道创建“村联社”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天柱县聚焦村级集体经济效益低和群众发展产业模式单一等问题,以邦洞街道为试点,创新探索“邦洞乡愁—村联社”抱团发展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抱团、统一品牌运营、完善机制管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整合资源抱团。按照“区域结合、资源结合、发展结合、强弱帮带”原则,创新“党支部+村联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资金整合、人才聚合、资源融合等方式,投入100余万元创建天柱县星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通“邦洞乡愁—村联社”农特产品代购代销、人才服务、积分兑换等线上线下综合服务超市,设置村级服务点,有效解决村级合作社人才不足、运营不畅、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实现村(社区)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截至目前,“邦洞乡愁—村联社”共有村级服务点11个,签约服务企业47家。
二是统一品牌运营。按照“小而精、小而特”和“心系群众、赋能乡村、协同发展,真心为民、悉心便民、尽心安民”发展理念,创建“邦洞乡愁—村联社”品牌,统一宣传营销。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当日送达等方式,为群众企业开展“织云豆腐”“铁厂面条”“永安田鱼”“米溪粑粑”等生产生活物资代销代购,促进农货“进城”与消费“下乡”。同时,聚焦企业用工难、群众务工难等问题,整合泥工、瓦工、电工等“零散工”资源,组建专技人才队伍,承接企业项目建设,帮助群众就近就业。截至目前,累计配送物资158吨238万元;承接项目建设8个,解决群众就业138人次,发放劳务工资60余万元。
三是完善机制管理。建立“邦洞乡愁—村联社”运营管理机制,每村(社区)选派1名干部兼任“邦洞乡愁—村联社”运营管理成员,实行分组轮值管理,全面提升村(社区)干部经营管理能力。建立“邦洞乡愁—村联社”收益分配机制,探索推行盈利“235”分配模式,将盈利的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作为公司运营资金、50%作为公司周转资金,确保“邦洞乡愁—村联社”正常运转、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以“村联社”为交流平台,组织农技专家、农业带头人、种植大户开展农技交流培训,提升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截至目前,“邦洞乡愁—村联社”盈利27万元,开展培训活动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