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四个突出”做大做强南瓜产业
织金县“四个突出”做大做强南瓜产业
今年以来,织金县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坚持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精准谋划,以“选得准、种得好、卖得出”为目标导向,选准南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脱贫攻坚的支撑性产业之一,着力“四个突出”,持续做大做强南瓜产业。
一是突出龙头引领,选准经营主体。围绕“怎么种”,引进广州江南果蔬主体企业广州耀泓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订单种植协议,在皂角等经果林下套种南瓜,既解决群众短时期内脱贫增收问题,又推动长远产业可持续发展,带动玉米调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当年见效、农户快速增收,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根据协议计划,2018年已种植2万亩,2019年已完成种植11万亩,到2020年完成种植20万亩。
二是突出组织方式,促进高效落实。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组织优势,以合作社为平台,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聚集起来,让群众跟着合作社抓生产、兴产业、闯市场,带动农业生产从分散走向集约,推进了南瓜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组建南瓜产业工作专班,强化宣传动员,大力宣传南瓜产业优势,为农户算清收益账,由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由县级负责落实种植地块,动员和组织农户完成种植,并督促指导涉及村合作社和农户按照耀泓公司技术操作进行田间管理。由耀泓公司与县农业部门组建了南瓜技术培训团队,分5个组共50余人,深入30个乡镇(街道)500余个村开展技术培训,实现一个乡镇(街道)一名技术员长驻指导,确保技术服务到位。
三是突出产销对接,延长产业链条。在生产方面,依托龙头企业组织优势和成熟销售渠道与技术力量,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实现产、供、销有效衔接。着眼产业链发展,配套建设冷库、加工线和烘干线,提升南瓜产品附加值,已建成冷库1个、烘干厂烘干线5条。目前正在建设蔬菜脱水加工厂、泡沫纸箱厂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可对南瓜进行南瓜粉、南瓜挂面、南瓜籽油、南瓜饮料及蔬菜等深加工,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在销售方面,专门在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设立专铺,组织所有南瓜种植农户与农耀公司签订供销合同,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
四是突出利益联结,带动群众增收。一方面,促进了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把经营主体与群众利益有机联结起来。目前,带动种植的11万亩南瓜,亩产可达到5000斤,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到5.5亿斤,已覆盖贫困户10420户43102人。与耀泓公司签订种植收购协议,按0.36元/斤保底收购,种植1亩南瓜可保底收入1750元。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高出保底价格的部分按50%返给农户,根据江南果蔬批发市场目前1元/斤的价格算账,每亩还能再增收1600元,两项累计农户种植1亩南瓜可增收3350元,2019年11万亩预计可为农户增收3.68亿元。同时南瓜加工厂建成后,还能提供300人以上就业,贫困户可到工厂务工获得收入。另一方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南瓜种植采收后,村集体每斤可获分红0.01元,11万亩南瓜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550万元。再一方面,降低了群众种植风险。通过采取“保底价收购+高于保底价部分的50%计入收购价”方式,将龙头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并对江南果蔬市场南瓜价格实行动态监测,从根本上保证群众销售收益,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同时,将南瓜种植纳入农业保险范围,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种植风险,保证了农户的利益,让贫困户、村集体、龙头企业凝结成“利益共同体”,让群众真正成为南瓜产业的推动者、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