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42号建议的答复
蒙爱军、曾力群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建议》收悉。感谢您们对我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扶贫办认真研究,结合调研和与您们面商的情况,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脱贫措施,持续打好“四场硬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以来,省委省政府已出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1号)等政策文件,明确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安排部署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等重点工作,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一定基础。
2018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是农村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农村“组组通”公路、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成效明显,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14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入住76.19万人。二是乡村产业振兴迈出新突破。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聚焦“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各产业竞相发展,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农民收入增长9.6%,增速排名全国前列。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实现新改善。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完成投资802亿元,完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5.1万公里,98%的村民组通硬化路,解决88.4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所有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四是乡村生态宜居迈出新步伐。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5.3%,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75%和64%,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厕所革命”,新建改建户用卫生厕所90.4万户、村级公共厕所4859个。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653所,全面改薄项目973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贫困县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87个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610元,全面完成城乡低保年度核查和提标工作等。
二、下步工作打算
诚如您们建议所言,今明两年,我省处于决胜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重合期、政策叠加期,相关工作需要有机结合、协调推进。我们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特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广泛吸纳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切实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政策措施上推动落实。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对接联动,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载体,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宣传,让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全面理解和落实党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偏差、顾此失彼。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我省《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贵州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文件精神,指导各地制定细化的实施意见和落实措施,加快构建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将乡村振兴纳入对市县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在正在研究制定的贵州省“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总抓手贯穿其中,体现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相关工作的连续性,实现互促共进,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接续推进。
(二)产业发展上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既是可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大力培育发展农业产业。我们将结合扶贫产业的发展现状,加强统筹谋划,注重长短结合,兼顾当前脱贫攻坚和长期发展。强化省市县领导领衔推进机制,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12个大特色优势产业,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近期重点聚焦未脱贫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蔬菜等短平快产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以500亩以上坝区为载体,实施产值奖补和基础设施建设奖补政策,扶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坝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助推坝区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三)工作机制上借鉴延续。贵州在脱贫攻坚中的很多创新探索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举措,有些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下一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将借鉴延续脱贫攻坚的一些做法和举措,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等体制机制,加强考评激励等措施,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引导市县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好乡村振兴,真正落实好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的“四个优先”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多向农村倾斜,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有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四)典型案例上加强推广。近年来,全省各地涌现出姜仕坤、黄大发、邓迎香、余留芬、左文学等一批先进人物和花茂村、塘约村、大坝村等农村发展典型,都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衔接、接续发展的成功案例。目前,我省正在深入推进的农村产业革命,既是统筹服务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也涌现出一批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模式经验,如“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等。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总结经验,开展理论研讨,深化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认识和经验积累,复制推广更多经验模式,将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引向深入。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6月28日
(附注: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张辉;联系电话:0851-8528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