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89号建议的答复
徐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地方茶树品种挖掘保护与推广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茶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投入资金人力支持原始群体茶树品种保护利用情况。为加大我省优良茶树品种保护利用力度,省级先后出台《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鼓励支持社会主体等保护古茶树种质资源,建立适度规模资源保育基地,加强茶树种质资源综合利用和茶树品种优选优育。省级每年安排项目资金开展相关基础性研究,其中2023年安排资金支持省农科院茶叶所、贵州大学茶学院收集贵州地方特色茶树种质资源,开展黔茶系列、贵茶系列茶树品种选育研究。依托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我省本地优良茶树品种选育工作,其中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已培育出黔茶1号、格绿、贵绿2号等22个地方茶树新品种,黔茶1号成为2023年、2024年贵州省十大农业主导品种。为进一步加强都匀毛尖种和贵定鸟王种培育保护力度,在黔南州农科院坝固基地建设都匀毛尖茶及贵定鸟王优势单株母本园,收集了黔南古茶树种质资源512份,初步筛选出3份适制都匀毛尖茶的优势资源,有望选育出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等特色茶树品种3—5个,并积极推动贵定鸟王种成功申报为省级地方良种。
二、本地优良茶树品种的推广种植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本地优良茶树品种占全省茶园的比例,省级通过宣传推广本地茶树品种、开展茶叶技术培训等方式,促进本地优良茶树品种的种植。一是在计划新建茶园的地区加大对“黔茶1号”“黔湄601”“鸟王种”等本地茶树品种宣传推介力度,依托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等途径,积极引导茶区种植本地优良茶树品种。二是利用“黔茶资讯”“贵州茶香”等微信公众号发布春季茶园管理、夏季高温抗旱、秋冬季茶树科学施肥技术等技术措施,引导茶区科学管理茶园,加大茶园管护力度。三是组织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省植保植检站等有关专家,赴茶区开展茶园管护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茶园管理水平,帮助茶农种好茶树、管好茶园。截至2023年底,全省黔茶1号、黔湄601、都匀毛尖群体种、鸟王种、石阡苔茶等我省本地特色茶树品种面积为128.1万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加大本地特色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力度,2024年度拟安排40万元用于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及贵州本地茶树新品种区域试验,有助于调查收集贵州古茶树资源,筛选鉴定适合推广的我省茶树新品种。二是开展重点茶树品种培育工作,在贵定县云雾镇鸟王种母本园,开展茶树群体种绿茶试制30份以上,通过理化指标和感官审评进行对比分析,选出最优良单株供后续开展都匀毛尖良种培育工作;依托贵州大学在望谟县白毛茶变种中选育了3个品种以上,并对这些申报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进行登记、试验示范等研究。三是创新优化茶叶加工工艺,围绕“黔茶1号”“普安野生种四球茶”等茶树品种,创新研究系列茶叶加工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出本地特色茶树品种的种质优势。
2024年6月18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肖一璇;联系电话:0851-8555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