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公开专栏 » 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17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贵州省工商联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全国首位抹茶产业集群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省茶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集群发展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大抹茶产业规模的建议

在政策支撑方面。2024年,省级将抹茶纳入两红三绿一抹重点茶叶品牌进行培育打造,印发《贵州省2025年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铜仁市出台《铜仁市做大做强抹茶产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等,将抹茶产业纳入省级茶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内容,进一步加大抹茶产业支持力度。在资金支持方面。落实《贵州省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过新型工业化基金、中小企业信贷通等政策工具,支持贵茶集团等企业技改扩能,累计为茶企提供融资4.21亿元,促进一批项目加快建成投产;支持江口贵茶抹茶精深加工绿色制造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松桃县抹茶产业融合发展、江口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德江县抹茶产业园区建设、沿河县抹茶基地改造及加工建设等项目实施,不断夯实以铜仁为核心的抹茶加工产业集群;2024,省级通过申报贵州绿茶集群项目支持江口县、瓮安县等茶区4400万元资金,用于建设提级碾茶生产线20条,提质增效碾茶基地9000余亩,进一步扩大抹茶产业规模。在强化规模扩充方面。围绕抹茶品种筛选、种植技术、加工技术等方向,支持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新景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贵州德江众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贵州抹茶产业技术研究”“高香抹茶品种筛选与品质强化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铜仁抹茶适制品种筛选及错季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省茶叶所开展包括抹茶在内的两红三绿一抹适宜品种筛选试验项目。同时,积极推广福鼎大白、中茶108、黔茶1号等茶树优良品种,优化碾茶茶园基地品种结构,全省已累计建成超过8万亩的碾茶基地,已初步形成以铜仁为核心,辐射黔南、遵义等茶区的抹茶产业集群,促使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抹茶基地。

下步,结合我省关于发展抹茶产业的有关部署,持续落实好相关政策文件,培育打造以铜仁江口、思南,黔南瓮安,遵义湄潭、凤冈等为主的抹茶产业集群,推动我省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有关资金及项目安排上,争取对抹茶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二、关于在引领消费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强抹茶市场规模的建议

在抹茶产品开发方面,支持贵茶集团、贵州国科锌硒科技有限公司等主体开发抹茶冰激凌、抹茶拿铁、抹茶生椰、抹茶月饼、抹茶曲奇、抹茶面条等抹茶饮品、食品20余款,进一步加强了贵州抹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抹茶文化宣传方面,一是先后指导铜仁市成功举办贵州梵净山国际抹茶文化节、梵净山茶大会、抹茶产业高峰论坛等重要茶事活动,在央视及知名媒体宣传报道13次、点击量超1000万人次,特别是2024年开展的为期1个月的抹茶雅集文化品赏活动、2025年举办的第六届茶业大会和寻茶问道上春山·溯源寻根游茶海中国新茶饮茶叶供应链溯源游学贵州行暨中国新茶饮产业联盟茶叶供应链分盟成立仪式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抹茶文化挖掘和宣传;二是组织抹茶企业参加第十七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高端健康饮用水产业博览会等活动,组织贵州优质抹茶产品赴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省市开展系列产销对接活动,进一步抓好抹茶产销对接。在抹茶品牌打造方面,一是成功注册梵净抹茶商标,积极申报梵净抹茶地理标志保护商标、为梵净抹茶公共品牌提供快速审查、确权、维权、协同保护等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二是构建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在省内建成梵净抹茶产品线下体验店9家,在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区建设营销窗口20余个,在淘宝、拼多多、一码贵州等电商平台,建设旗舰店、专卖店等,加大梵净抹茶的宣传推广,促使消费者能看到、吃到我省抹茶产品,增加我省抹茶关注度及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

下步,积极引导贵茶集团等主体加强与江南大学、省茶叶所、贵州大学茶学院等科研院校研究合作,创新开发抹茶新产品,丰富抹茶产品种类;加强梵净抹茶等品牌培育打造,持续办好我省抹茶大会等茶事活动,在合适的条件下指导推动梵净抹茶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重点品牌;积极组织我省抹茶主体前往省外参加深圳茶博会、上海茶产业博览会等展示展销活动,进一步加大抹茶宣传推广力度。

三、关于在品质提升上下功夫,进一步擦亮抹茶之都品牌的建议

在培育龙头企业方面。推动贵茶集团进入50家贵州精品培育名单,并作为我省头部茶叶企业进行扶持培育,仅2024年,先后安排400万元贵州绿茶集群项目,围绕碾茶基地提质增效、抹茶加工装备升级换代等方面对贵茶集团进行支持,建立健全集团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家庭农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贵茶联盟可持续发展;安排44万元质量发展项目,支持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茶企实施了抹茶种植加工质量管理提升示范项目;并支持省内碾茶生产的优秀企业进行碾茶生产线建设,如支持瓮安县花竹茶业、味道茶业,凤冈县凤冈南嘉茶业等建设碾茶生产线,扩大碾茶生产产能。在攻克技术瓶颈方面。安排资金15万元将贵州省抹茶产业专利导航列为支持项目,贯彻实施《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以专利数据为基础,深入解析专利链和产业链的互动关系,找准我省抹茶产业发展定位,引导抹茶产业龙头企业开展专利布局;积极支持贵茶集团和江南大学合作交流,共同建立了抹茶研究院,开展抹茶生产研发等工作;鼓励湄潭高原春雪、余庆凤香苑、瓮安贵州味道茶业等碾茶主体与省茶科所开展技术合作,对碾茶、抹茶生产关键环节开展研究,进一步完善抹茶生产工艺。同时,在《抹茶》国家标准基础上,我省相继发布了《贵州抹茶》省级地方标准和《梵净抹茶 标准化茶园建设技术规程》《梵净抹茶 茶园管理技术规程》《梵净抹茶 加工技术规程》《梵净抹茶 审评技术规程》等市级地方标准。其中,《贵州抹茶》地方标准明确了贵州抹茶原料(鲜叶)、产品、加工、分级、感官品质、检验方法、运输等技术要求;围绕梵净抹茶茶园建设,相关地方标准对茶树修剪管理、种苗选择、茶苗移栽、定植、茶叶采摘、病虫害防治管理等技术作出了相应规定,有助于茶叶生产主体按标生产、对标检验,实现了从生产源头、加工过程等各个环节保障梵净抹茶品质提升。在加强质量安全方面。一是严格抹茶生产准入。严格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要求,实施抹茶生产许可准入,对不符合食品生产许可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目前,全省有效期内获证茶叶生产企业1349家,其中,抹茶生产企业15家。二是科学合理评定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督促指导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综合考虑企业静态风险、动态风险以及信用分级等因素,对抹茶、碾茶生产企业进行风险等级评定,依据风险等级评定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三是聚集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重点项目加大对抹茶、碾茶产品的抽检监测,2024年以来,组织抽检抹茶及其制品95批次,未检出不合格(问题)样品。

下步,开展抹茶相关地方标准修订,鼓励社会团体研制抹茶团体标准,推动抹茶主体按标生产、对标检验持续推进我省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贵茶集团、湄潭高原春雪、余庆凤香苑、瓮安贵州味道茶业等抹茶(碾茶)主体,与中茶所、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省茶科所、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加强合作交流,科技创新赋能推动抹茶产业发展;持续加强抹茶生产经营监管,在碾茶基地大力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加大对抹茶生产企业宣传普及《贵州茶园禁用农药及产品名录》《贵州省茶园绿色防控产品应用指导名录》,不定期前往抹茶生产主体开展质量安全检查,进一步压实抹茶生产企业主体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5619

(主动公开)

联系人:肖一璇联系电话:0851-8555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