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069号提案的答复
周维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做强贵州抹茶原料专属生产基地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茶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抹茶原料专属生产基地建设和生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全省以铜仁市为核心,辐射带动遵义、黔南、贵阳等地建设抹茶专属基地,整合中央、省级农业生产发展、农机购置补贴等资金,推动完善抹茶专属茶园基础设施、碾茶加工生产线、抹茶生产线和智能仓储等产业链配套。整合资源搭建“梵净山珍”食品研究院抹茶研究中心、欧标抹茶研究所、江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江口分中心等研发平台,先后开展抹茶特征风味、抹茶固色保鲜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获得相关专利67项。2024年,我省以抹茶为主体谋划贵州绿茶产业集群项目,获得农业农村部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总资助经费2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第一期1亿元到账经费中支持抹茶的经费为0.58亿元,将建设抹茶基地6000亩,碾茶生产线19条、抹茶磨粉生产线1条、新建智能化抹茶专用冷库2座,抹茶食品生产线3条;建设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1个,适制抹茶品种筛选试验1项。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促进我省抹茶基地提质、加工升级、品质提升、产能释放、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增强我省抹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下步,我们将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持续推进以铜仁为核心的抹茶专属生产基地建设,依托省农科院等专业技术力量,深入茶区生产一线,针对茶园管护、机械化采摘、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工节能、品质提升、智能仓储等问题实地调研,提出当前和长远需解决的科技问题,联合抹茶重点企业适时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二、关于着力提升抹茶专属基地标准化管理水平
我省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持续发挥标准技术推动作用。在《抹茶》国家标准基础上,相继发布了《贵州抹茶》省级地方标准,《梵净抹茶 标准化茶园建设技术规程》《梵净抹茶 茶园管理技术规程》《梵净抹茶 加工技术规程》《梵净抹茶 审评技术规程》等市级地方标准,《梵净抹茶》《梵净碾茶》团体标准,构建了包含抹茶种植、管理、采摘、加工、贮藏、运输、审评检验的抹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将抹茶最关键的指标—茶氨酸含量设置高于国家标准0.5%。《贵州抹茶》地方标准明确了贵州抹茶原料(鲜叶)、产品、加工、检验方法等技术要求;围绕梵净抹茶茶园建设,相关地方标准对茶园基地的规划、肥料选择、施肥原则、施肥时期、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茶树种植、修剪、茶叶采摘、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作出了相应规定,为我省抹茶产业发展奠定了标准技术基础。
下步,我们将持续推进抹茶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龙头企业的作用,在铜仁贵茶等重点企业建设高标准抹茶专属茶园示范基地和人才培训中心,在抹茶茶园管护、采摘、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工等的关键时期,紧盯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对标检验。
三、关于加快对抹茶原料专用茶树品种的培育推广
支持贵茶等抹茶企业联合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施《贵州抹茶产业技术研究》《高香抹茶品种筛选与品质强化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铜仁抹茶适制品种筛选及错季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省农科院建立茶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3263份,基于福鼎大白等贵州主要茶区的主栽品种开展抹茶加工的适制性研究;支持黔南州农科院开展茶树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鉴定茶树种质资源60份,筛选出Z30号、Z21号、Z12号(低咖啡碱)、Z6号(高EGCG)等优异资源。
下步,我们将根据抹茶产业发展需要,持续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以抹茶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加快抹茶专用茶树品种筛选和培育,为贵州抹茶提供种源“芯片”储备,助力贵州抹茶形成“生态环境优势+自育品种”的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6月19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范仕胜;联系电话:0851-8555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