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公开专栏 » 提案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二次会议第108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中药材产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的建议

一是金融支持中药材产业情况。贵州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投贷联动合模式下,已有6家合作金融机构参与基金工作,下步将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积极与中药材专家组对接,将专家组推荐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全省各个市州中药材产业进行摸底调查,争取总行政策支持。积极对接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先解决客户评级等准入条件。二是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保险支持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工作的通知》(黔财金〔201923号),建立以政府、企业(农户)、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将集中连片种植的中药材纳入参保对象,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强化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抚育,完善贵州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拓展野生中药材抚育基地。推进重点品种提纯复壮,选育一批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中药材品种。2020年,建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6万亩四是将中药材生产机械的购置纳入农机补贴范围。目前,我厅农机部门已征求中药材专班意见,将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要求,将适宜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的农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五是龙头企业认定向中药材种植企业倾斜。省农业农村厅将对12个省领导领衔推进的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认定进行倾斜,包括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六是积极争取良种补贴。根据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2018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黔财农〔2018〕71号),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已合并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为我省农村税费改革期间确定的种粮农户,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户的农户,种植中药材未纳入其中。我厅将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将种植中药材纳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范围。七是中药材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田基本建设内容。目前,我省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由省农业农村厅按照因素法将农田基本建设任务下达到县,具体项目选点由各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故中药材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可由各县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纳入农田基本建设内容。

二、关于“建立标准化数据模块”的建议

一是成立专家组强化产业发展智力支持。为扎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纵深发展,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国内、省内中药产业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组包含专家顾问组和7个专业专家组。目前,各专家组正在制定天麻、太子参、半夏、薏苡仁、钩藤、黄精、白及7个单品行动方案,推进优势单品发展。下步将组织专家组对中药材重点发展品种进行全程指导,并对重点品种发展存在的问题、优势及方向等进行指导,推进专家智慧与中药材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有机结合。二是会同17家成员单位对全省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种植规模及品种等继续核查调研,充分掌握全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同时通过脱贫攻坚中药材产业数据监测、大健康数据监测、中药民族药数据监测网络,建立完善中药材生产信息数据库。三是加快推进中药材标准制修订工作,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贯彻执行标准化种植规程生产,保障药材的品质和质量安全。

三、关于“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是建立完善中药材产业创新平台,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在全省建立了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批研发平台,健全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创新研发平台作用,解决产业发展中技术难题,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是以项目为抓手加快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通过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平台及人才计划、重大专项计划,以科技为先导,深入开展道地药材野生资源保护、优良品种选育、绿色生产技术等研究,保障野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药材的优质生产;对中药材快繁技术、连作障碍、绿色防控、产地环境控制、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共性技术进行攻关,着力提升中药材产业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深入开展中药材成分、药理药效等研究,促进新产品的研发,挖掘品种的潜在应用价值。三是集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规范,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升优良种子种苗供应能力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中药材绿色生产技术,建设50个以上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动大宗、道地药材连片发展。四是制定贵州省中药饮片质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药品生产企业GMP跟踪检查实施方案》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的管控积极扶持在产地建设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形为企业提供GMP技术指导。五是加强对中药材流通使用环节监管。严查中药材流通使用环节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为他人违法经营中药材提供场所、资质证明文件、票据等条件;对供货方资质审查不严格,或从非法渠道购进中药材并销售(或使用);非法分装、加工或贴签销售外购中药材;超范围经营毒性中药材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关于“优化品种布局,打造贵州标志性药材”的建议

我省中药材产业将着力优化产业布局,聚焦重点品种和优势区域,建设一批良种繁育保障基地,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推进天麻、钩藤、太子参、薏苡仁、半夏、黄精、白及、花椒、艾纳香、何首乌、党参、茯苓、头花蓼、金(山)银花、生姜等品种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打造黔药优势品种;因地制宜优化品种布局,推进中药材差异化发展。深入开展道地药材野生资源保护、优良品种选育、绿色生产技术等研究,保障野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药材的优质生产。

五、关于“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机制”的建议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由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12个特色产业,中药材产业是全省重点发展的12个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由王世杰副省长领衔推进。我厅作为中药材产业牵头部门,组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专班成立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组,制定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召开了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下步,省中药材产业将按照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路子,力争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攻关、扩大产业规模、拓展销售渠道、强化利益联结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做到“一年有突破、两年上台阶”,确保中药材产业规模、质量和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二是推进中药材仓储物流体系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依托东西部对口帮扶机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等建立和完善销售网络,大力拓展中药材销售渠道和市场。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西南中药材产业园及商贸城”建设。推动医药企业设立“定制药园”,鼓励中医医院优先采购以“定制药园”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含中药饮片)。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19614

  (附注: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胡蓉;联系电话:0851-8528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