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公开专栏 » 提案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07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A




黔农2023125号           签发人:张集智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1074号提案的答复


林光进委员

您提出的《发展山地农业机械化鼓励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商省乡村振兴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机械化水平

近年来,我厅围绕主要粮油作物生产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粮油生产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提升工程,加快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一是坚持自主研发和引进合作相结合,聘请罗锡文院士、中国农大宋建农教授等顶尖农机专家团队,引进江苏、湖南优强农机生产企业,与省内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共同组建集产学研推用为一体的创新联盟,成功下线水稻钵苗移栽机、油菜移栽机等机具,成功研制刺梨采摘机、辣椒收获机等机具并实现小批量生产。二是组织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油菜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试点建设等项目,大力推广水稻钵苗移栽机、油菜毯苗移栽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等机具和机械化播种移栽、无纺布集中育秧、高密种植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三是加强交流合作,今年上半年先后邀请广东省、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来黔考察指导,进一步深化沟通交流,研究落实合作事项。3月上旬赴浙江永康参加首届丘陵山区农机博览会,举办贵州山地农机招商推介会,签约投资合作农机项目18个。梳理山地农机研发、需求等“四张清单”,涵盖水稻、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和茶产业、刺梨等特色优势产业48项内容。

下一步,我厅将抢抓国家将我省纳入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先导区建设机遇,加强与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合作交流,持续抓好山地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加快提升水稻、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和茶产业、辣椒等特色优势产业机械化水平。

二、关于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我厅聚焦稳粮保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自2014年起持续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重点针对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加大户、返乡入乡创业者等主体,统筹开展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行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2022年,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25250人。其中,按培育类型统计培育经营管理型5594人、专业生产型12558人、技能服务型6941人、农民讲师157人。通过分层分类培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综合素养提升、能力拓展训练、跟踪服务支持的系统培育方式,不断提升参育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针对农机具操作应用开设农业机械专题培训班27个,组织1291名学员开展农机具操作使用培训,支持春耕秋种和采收,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按照农业农村部工作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抓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升农民吸纳和应用先进农业科技的能力,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努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三、关于鼓励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我厅坚持将农旅融合发展作为提升农业产业质效的重要抓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鼓励支持农家乐、客栈品质提升,发展壮大乡村旅游餐饮规模。在全国率先制定村寨、客栈、农家乐(经营户)三个省级标准,评定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客栈、农家乐(经营户)超8000家。印发《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2022年乡村旅游甲级村寒和五星级经营户、特色旅游示范村名单的通知》,公布甲级村寨、五星级经营户(农家乐)和特色旅游示范村32家,明确在文旅产业基金、招商引资,人员培训等方面给子支持。印发《贵州省2023年最美油菜花海发布暨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总体工作方案》,举办贵州省2023年最美油菜花海发布暨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推介贵州赏花旅游线路,发布10条贵州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192023年贵州最美油莱花海,对2022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甲級村寨和五星级经营户代表授牌,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省级安排750万元资金奖励2022年“全省示范民宿”和“全省示范农家乐”,将助力农民就业增收、农村产业发展纳入标准中,对管理、经营、服务和相关基础要求进一步提升,形成纵横覆盖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2023年第一批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拟投入9036万元,用于支持开展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示范村特色旅游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旅融合发展有关决策部署,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培育壮大民宿、客栈、农家乐等市场主体,重点打造一批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持续开展乡村旅游标准化评定,推进农业与旅游相结合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统一规划和农头企业紧密配合,由龙头企业来带动合作社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促农增收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挥牵头作用,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组织方式,延长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2年,全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200家,企业固定员工10.4万人,季节性、临时性用工272.23万人次,带动农户人口379.57万人增收。新培育龙头企业牵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农户参与的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产业增值收益。深入实施贵州省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对2022年新培育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24家进行联农带农奖补,奖补资金达261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持内培和外引相结合,做优做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发展牵头示范作用,做好统一规划,推进规模经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主推农户持续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3630

主动公开)

(联系人:闵航;联系电话:0851-8528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