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5023号提案的答复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5023号提案的答复
殷红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消除外来物种福寿螺对我省生态系统产业破坏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外来物种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完善监测机制,加强部门联动”的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成立由15家厅局组成的贵州省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厅际协调机制,市县也成立相应机制,形成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21年会同相关厅局联合印发《贵州省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印发针对福寿螺等重大危害入侵物种的防控方案,依托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贵州站和全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初步成果,在全省建立福寿螺监测点60多个,对农田系统、河流、湖泊等区域进行定期监测和采样,及时掌握其分布和入侵趋势。省林业局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贵州省湿地保护协调工作机制》,会同农业农村厅联合指导林业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管理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与防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省水利厅要求水库管理单位(或业主)参照《水库工程管理通则》等规程规范制定并落实福寿螺巡视检查制度,若发现福寿螺,及时报告相关单位,并记录存档同时配合相关单位开展各项工作。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食品经营主体进行监督检查,要求各类经营主体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做到不购买、销售、加工制作福寿螺等来源不明的螺类产品,不得有“以福寿螺冒充田螺”的虚假宣传行为,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到正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螺,谨慎食用福寿螺,避免食用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螺类。
二、关于“加大福寿螺等外来有害生物监控和防治资金投入”的建议
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安排部署,2022年至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每年安排近1500万元用于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普查工作结束后,2024年已将普查专项经费转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防控常规经费,福寿螺监测防控是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安排增殖放流资金760万元,要求各地将投放青鱼防治福寿螺纳入项目实施内容,探索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灭除福寿螺。省林业局自2020年启动全省重要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工作以来,安排资金在42个省级重要湿地监测站,重点针对外来入侵物种、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开展监测。同时,近两年来投入用于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经费2070万元,下步,将根据普查结果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监测、防治经费的投入。
三、关于“建立分类防控清除机制”的建议
农业农村部牵头制定了《福寿螺防控技术指导意见》,明确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必要时(严重发生)采取化学防治的防控措施。省农业农村厅在稻作区,切实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尽可能采取农业防治、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策略。加大宣传引导,积极推广稻油、稻菜(菌)等水旱轮作方式减少螺卵基数;同时积极推广稻+生态种养模式,组织农户稻田养鸭到农田、沟渠中食螺,减少对农作物为好。对爆发严重受灾的田块,积极组织农户采取化学防治手段使用杀螺剂快速扑灭虫情。在渔业水域,印发《贵州省水生外来入侵主要物种防治技术指引》,联合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每月常态化开展水生外来物种防治与渔业保护行动。各级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采取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的方式,对所管辖区域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采取化学、生物、物理、人工清除等综合防治方式分门别类进行清除,以降低和减少对农业、林业、草原、湿地、生态环境以及居民健康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农业农村部门防控福寿螺16万亩次,林业系统防治530多亩。
四、关于“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的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充分利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成果,制作了一系列防控科普宣传视频和宣传资料,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关键时点,进社区、进乡镇举办形式多样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宣传活动,分别于2023年6月、2024年5月牵头组织在贵阳市花溪公园、观山湖公园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科普宣传活动,现场播放科普视频和发放宣传资料,不断提升社会公众防控意识。联合省河湖长制办公室、省水利厅、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编制《“贵州河流日1+2行动”外来入侵物种主题科普手册》,多次组织志愿者开展福寿螺清理活动。同时,结合重点管理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宣传关键期,利用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系列培训及现场灭除实操,大幅度提升了基层干部防控处置能力。
五、关于“加强福寿螺应用研究,实现防治同时再利用”的建议
做好福寿螺防控工作,技术是关键。在摸清底数基础上,我们将加强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依托专家力量集成适合本地实际的产品和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绿色高效的综合治理模式。联合相关水产养殖企业、饲料加工企业,探索使用福寿螺饲喂杂食性鱼类或加工成饲料的可能,促进福寿螺饲料化应用。同时,鼓励在黔高校和科研单位积极开设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相关学科方向,开展防控技术研究,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提供科研支撑。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11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寇冬梅;联系电话:0851—86766505)